Mia Test(乳腺癌风险检测)~在医疗机构进行验血

Mia Test

日本乳腺癌患者逐年增加。原因之一是生活习惯的变化。

但是,每天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对于现代日本人来说也许很难。
正因如此,为了不让乳腺癌发展到最恶劣的地步,乳腺癌检测显得格外重要。

银座Gran Pro诊所提供的“Mia Test(乳腺癌风险检测)”,可通过血液来检测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建议以下人群进行Mia Test(乳腺癌风险检测)

●母亲或姐妹有乳腺癌病史的人士
●月经初潮年龄较早的人士
●较晚生头胎的人士
●无分娩史的人士
●无哺乳史的人士
●绝经年龄较迟的人士

什么是Mia Test(乳腺癌风险检测)

RNA

这项检测中测定的是存在于血液中的微RNA。
仅需采集5ml的血液。

该检测不仅能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的多种特异性微RNA进行测定,得出患癌风险,还能实现比早期发现更早的“超早期发现”,提高痊愈几率。

此外,即使乳腺癌发病风险很高,也能通过增强免疫力、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进行有效预防。

不断增长的乳腺癌发病率

以1996年为界,女性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一的就是“乳腺癌”。
2005年乳腺癌患者预计人数为41000人,2015年为48000人

2018年则多达86500人
如今乳腺癌患者逐年增加,每11人中便有1人患有乳腺癌。对女性而言,乳腺癌无疑是最易患上的癌症。

此外,2016年乳腺癌致死人数为14013人,大约是20年前的两倍。在2018年的预计死亡人数中,乳腺癌致死人数为14800人,今后仍将处于上涨趋势。※1

再加上确诊癌症后,作为存活率指标的“5年相对生存率”※2”中,乳腺癌以91.1%排名第三,仅次于甲状腺癌和皮肤癌。只要能在早期发现,几乎都能治愈
因此,平日里定期接受检查是很重要的。

乳腺癌的发病率从30多岁女性开始增加,在45岁到55岁之间迎来顶峰。此后逐渐下降。
但最近七八十岁的女性患者也增多了,甚至连20多岁的年轻人也难逃魔爪。

因此即便是20多岁的年轻人也不可大意,在年轻时就应该对乳腺癌密切关注,这一点很重要。

另一方面,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仅为女性的1%左右,平均发病年龄也比女性高5-10岁。
尽管男性患者每年死亡人数不超过女性的1%,但生存率却比女性低。※3

初期无自觉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各种症状

乳腺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生在孕育母乳的乳腺中。
乳腺由15~20个腺叶组成,腺叶又分为产生母乳的“小叶”和将母乳运往乳头的“乳腺管”。
大约80%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管的“乳腺管癌”。
“小叶癌”的发生率约为5-10%。还有一些特殊种类的乳腺癌。

尽管乳腺癌发展得很慢,但若是放任不管的话,癌细胞就会增殖到乳腺外。
入侵血液、淋巴管等,随后扩散至全身。

乳腺癌的初期阶段几乎没有自觉症状。
于是癌症就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开来。

雌性激素

“雌性激素”也与乳腺癌存在密切关联。
这是一种女性激素,体内雌性激素如果长期维持在高浓度的话,癌症发病率也会按比例增长。

因此,月经初潮的年龄、有无妊娠分娩的经历、是否在哺乳期等因素都可能引起乳腺癌。

此外,由于绝经后脂肪细胞会产生雌性激素,绝经后的肥胖也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另外,吸烟、饮酒、运动不足、身高过高、接受过激素补充治疗、口服过避孕药等因素也与乳腺癌相关。

引起乳腺癌的主要原因:

  • 月经初潮年龄较早
  • 绝经年龄较晚
  • 无分娩经历
  • 初次分娩年龄较高
  • 无哺乳经历
  • 绝经后肥胖
  • 有饮酒习惯
  • 有良性乳腺病史
  • 遗传

 

90%以上的乳腺癌患者初次发现的症状是“有硬块”。
这时的硬块几乎不会伴随疼痛。
此外,还有乳房疼痛、乳房处皮肤发生变化、乳头出现分泌物、乳头溃烂、变形等症状。

乳腺癌发展后出现的症状:

乳房肿块

伴随着乳腺癌的恶化,肿瘤逐渐变大,用手即能触及到肿块。
但乳腺肿块并不全是由于乳腺癌而产生的。

90%都是由良性疾病引起的

乳腺炎、纤维腺瘤、叶状肿瘤等都可能会引起肿块。
恶性(乳腺癌)的肿块相对较硬,活动性差;而良性肿块则多富有弹性,活动性强

乳房疼痛

时间一长会产生疼痛。
此外,乳腺炎并发、炎症性乳腺癌等也会伴随疼痛。
通常在月经期间感到乳房胀痛。

乳房处皮肤发生变化

有时会感到乳房处皮肤红肿、毛孔粗大、皮肤呈橘皮样凹凸、皮肤发热等。

乳头分泌物

乳头处流出混有血液般的茶褐色分泌物。

乳头、乳晕溃烂

乳头、乳晕部位因湿疹、溃烂等引起结痂。而且这种溃烂难以愈合,结痂处会反复溃烂。

乳头内陷

乳头极端凹陷。此外,还有乳头抽搐、左右乳头高度发生变化等症状。

腋下肿大、肿块

乳腺癌转移至腋下淋巴结,出现腋下肿大和肿块。
且由于肿块压迫神经,常伴有手臂发麻等症状。

一旦癌细胞转移,还可能会出现如下症状:

肺转移

常因肺积水而出现咳嗽症状,有时甚至发展到呼吸困难的地步。
肺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因此属于乳腺癌易转移部位

骨转移

乳腺癌也会转移至骨骼中。
轻度冲击就会引起骨折,并伴有强烈的疼痛。

骨转移分为有骨折或发麻感的“溶骨性骨转移”和由肿瘤引起骨痛的“成骨性骨转移”两种

银座Gran Pro诊所提供的“Mia Test(乳腺癌风险检测)”,可通过血液来检测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Mia Test(乳腺癌风险检测)”可实现“超早期发现”

乳腺X线摄影

为实现癌症的早期发现,一直以来日本都以医生的视诊、触诊以及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为主要手段来检测乳腺癌。
2004年在厚生劳动省※4的推动下,乳腺X线摄影成了乳腺癌的首要检测手段,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

乳腺X线摄影检查

乳腺X线摄影,即乳房专用的X射线摄影。
乳腺X线摄影检查能有效发现无法通过视诊、触诊确定的肿块以及即将发展为肿块的乳腺微小钙化点。

但X射线作用在乳腺密集的年轻人身上很难清晰成像,因此很难通过该检查来发现肿块。
此外,X线摄影不适用于孕妇。

超声检查(回声检查)

超声检查通过向乳房发射超声波,利用组织对其的反射从而进行确认。
对组织的反射波进行图像化处理,根据显像密度的细微差异来诊断病灶。
与乳腺X线摄影相比,尽管难以确认较小肿块或钙化点,却能判别出肿块内部的结构,可用于诊断乳腺密集的年轻人。

但这些检查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会给患者带来负担。
此外,对于胰腺癌等发展较快的癌症,如何在能通过影像确诊前更早发现异常成了一大问题。

这时就轮到基因检测登场了。
癌症是一种基因疾病。

细胞基因会在出现病症前发生若干变异。由此引发遗传信息异常,起传递遗传信息以及合成蛋白质作用的RNA※5会变得混乱。
形成异常的蛋白质和异常的增殖性细胞,产生肿块。

但乳腺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只能在异常物质形成后将其发现,这对于不易出现自觉病状的乳腺癌患者来说往往已经迟了。
因此,人们希望能在基因发生异常的阶段就将其检测出来。

基因级检测 “Mia Test(乳腺癌风险检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开发的,能够检测出各个脏器中出现的特定RNA,实现乳腺癌的超早期发现。
Mia Test(乳腺癌风险检测)不仅被用于乳腺癌检测,还被用于胰腺癌、阿尔兹海默症等检测。
此外,由于它是血液检测,自不会给患者带来多大负担。

对操纵基因的“微RNA”进行检查

“Mia Test(乳腺癌风险检测)”是一项通过血液了解乳腺癌发病风险的检测。

该检测测定的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乳腺癌患者特有的“微RNA”。
血液中存在着一种叫做“外泌体”的粒子,其中包含300多个微RNA,它们来自各种细胞。

癌症一旦发病,从癌细胞排放到血液中的外泌体会发生异常,外泌体中含有的特定微RNA也会发生变化。
对其进行检查,即可预测出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此外,在越早的阶段发现,治愈率就越高。
这项检测对早期发现治愈率高达90%以上的乳腺癌以及发展较快、难以发现的胰腺癌等都很有效

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微RNA与癌症的关系。

蛋白质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物质,能使存在于我们体内的细胞发挥作用。
蛋白质储存在载有遗传信息的DNA中,通过RNA生成。

但控制基因的RNA有若干种类,其中也存在不会生成蛋白质的微RNA。
微RNA能控制与蛋白质生成相关的100多个基因。

因此,一旦微RNA发生异常,本应受其控制的基因也会发生异常。
细胞生存所需的蛋白质遭到破坏。这与癌症的产生存在一定的关联。

“Mia Test(乳腺癌风险检测)”能检测出外泌体中多种微RNA的变化,从而预测癌症。
比以往的检测更快,还能以高精度、高灵敏度检测出过去难以在早期发现的微小癌细胞,发现其转移征兆。

Mia Test(乳腺癌风险检测)的判定标准

A:癌症风险低

是多数正常人的数值。

B:癌症风险较低

是较多正常人的数值。

C:癌症风险中等

是正常人和癌症患者各占50%的数值。

D:癌症风险较高

是癌症患者较多的数值。

E:癌症风险高

是多数癌症患者的数值。

A、B为低风险。请定期接受Mia Test(乳腺癌风险检测),检测乳腺癌发病风险。
C、D、E为中高风险。建议进行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等精密检查。

改善生活习惯和检查对预防乳腺癌来说很重要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

但癌症死亡率却比欧美等发达国家高很多。
其原因之一便是接受癌症检查的比例较低。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治愈率高达90%以上,而Mia Test(乳腺癌风险检测)则能在更早期将其发现

保持健康的状态对于预防由生活习惯引起的疾病来说非常重要。
可通过禁烟、节制饮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来改善生活习惯,降低患癌风险。

与此同时,请务必接受癌症检查。
越是在健康的时候,越要正视自己的身体状况。

※1)国立癌症研究中心:2018年癌症统计预测

※2)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最新癌症统计“4.生存率”

※3)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最新癌症统计“各年龄段的患癌率”

原参考数据:全国不同地区患癌汇总数据(参照Excel数据表)

※4)厚生劳动省:关于《预防癌症重点健康教育及癌症检查实施方针》的部分修改

※5)RNA:核酸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关系到遗传信息的传递、蛋白质的合成等。RNA就是其中的一种。存在于细胞核或细胞质内。RNA分为mRNA(信使)、tRNA(转运)、rRNA(核醣体)三种。

 

博客记述者

博客记述者

理事长 松山 淳

毕业于杏林大学医学部医学科。曾任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助理、医学部附属厚生女子学院(现:庆应义塾大学看护医疗学部)讲师、国立医院临床研究部病理室长等,后在美国抗衰老医学研究所、诊所进修。现为日本首位抗衰老专家,担任美国雅典娜诊所国际抗衰老部门的部长以及日本多家抗衰老医疗研究所、诊所的医学顾问。